|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走进二中 | 德育之窗 | 教学教研 | 招生考试 | 党建工会 | 校务公开 | 学生园地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您现在的位置: 佛山市高明区第二中学 > 德育之窗 > 家长学校 > 文章正文
          ★★★ 【字体:
家长学校的上课讲稿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616    更新时间:2011-05-11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举办家长学校,认真探讨有关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同学应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拓宽视野,打好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今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我们各自的力量。

  一、敢于向新世纪挑战,争做21世纪栋梁之材

    有人说新世纪有三张通行证:英语、微机、驾驶。这是对已工作的成人们的要求,对我们年青一代来说,这要求太低了。那么,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到底是什么呢?当今世界,人类已进入电子时代,形成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层,使高新技术成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手段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方向。社会生产力就其性质、规模和发展的速度来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质的飞跃阶段。这将猛烈地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带动全方位的社会性变革,特别是从97年下半年开始,生命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克隆"技术,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社会被称为知识社会、学历社会、学习化社会--不断学习和终生学习已成为发达国家普遍认可的原则。

    现代社会又被称为“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地变化,我们将要如何适应这瞬间万变的社会呢?学校传授的知识有限,就算把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老师所讲的内容全录在脑海里,仍是相当有限的,而且也没有创造,只是前人的东西,况且学习的知识,在学的时候本身就是滞后的知识,所以现在提出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培养人的质量,最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就是要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我们向老师提出不能只授与“鱼”,而且要授与“渔”就是这个道理。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办事、学会做人、学会创新、学会劳动”,其本质是提高人的素质。所谓素质就是一贯具有的基本的质。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断更新,工作可以不断变化,走上社会后,如果工作岗位变换,综合素质好就能适应。年轻时形成的素质不容易改。良好素质的奠基工程应在中学,形成在大学。当前世界各国都提出21世纪的人才要求,综合起来,大体有如下特点:

    第一,知识要全面,既重视科学技术,又要掌握人文方面的知识。所谓人文方面知识,主要指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化等方面。其中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就是对社会问题进行正确判断,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人文素质就是理解人类文明是怎样产生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组织和发展的,人对社会、自然、他人和自身应持什么态度。人文素质是人才的基础。只要你是人,不管从事何种职业,首先要学会做人,正确处理好科学、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的关系,处理好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问题,这就是人文素质的表现。

    第二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是重视人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在现代化社会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中国现状是看球的多,踢球的少;化妆的多,健美的少;讲营养的多,讲锻炼的少。只讲身体健康,不讲心理健康是不对的。心理素质差,第一个表现是依赖性特别强,离开父母什么事都做不成。同学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差,稍遇曲折就垂头丧气。第二个表现是"富贵病"。目前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心理素质不一定会提高。日本人下雪天让孩子光脚在雪地上跑,练吃苦能力。女孩子在北海道零下近20℃,积雪一米多深的天气情况下,穿裙子上学。第三个表现是虚荣心,盲目攀比。人家穿什么,我就穿什么;人家吃什么,我也要吃什么。虚荣心太重,心理脆弱,自己没钱很自卑,这也是心理不健康,老是被别人牵着走,着急外边流行什么我没有,应该学会自己领导新潮流--领袖意识。

    二、以正确心态教育、鼓励孩子,培养孩子参与竞争的综合素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成功学生的情况,对我们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我们同学如何成才可能有较大的帮助。

    98年高考全国有44名高考成绩第一流的考生进入北大读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通过个案收集方式对五位高考高分的考生,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逐一调查,调查的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家教方式、考试心态、班主任作用、智力结构特征、情绪稳定性、意志坚定性、兴趣爱好、人际关系、自学能力等因素在内的个人心理特点等等。这些第一名有不少来自偏僻的农村,甚至他们的家人都没有文化。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他们之所以成功,普遍具有六大素质:一、积极的学习心态;二、勤奋刻苦的精神;三、牢固的知识基础和全面的知识结构;四、得当有效的学习方法;五、优秀的自学能力;六、善于调整的心理素质。学习对他们来说是追求、兴趣和责任。他们不把学习看作是负担、包袱和苦差事,而把学习看作追求、兴趣和责任。胡玲是黑龙江高考文科总分第一,高考总分661分。她把学习看成是追求、愿望,学知识是为了人生更快乐。如果当成包袱,学习就没有任何意义。学习是从愚昧走向智慧的道路。当然有时也感到累和压力,但最终变成动力。有了这样的态度,就调动他们的思维、记忆力、想象力,他们学得更好。

    家长、老师最头痛就是孩子不爱学习,在这里允许我反问一句:“孩子们为什么要爱学习?”这个问题提得似乎太“弱智”,但你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这个问题就非常合理了。对成年人不言而喻的道理,对孩子却可能是难于理解的,因为他们少不更事,阅历浅。我们成年人目睹“知识爆炸”的硝烟,目睹下岗失业的危险,深知毕业证书的重要和名牌大学的威力,他们是直接和人的钱包挂钩的。可是孩子们不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愁吃穿的孩子没有当家意识。我们跟孩子大谈失业的危险等于大喊“狼来了”。他们不但不会共鸣,反而会怀疑我们是不是“有病”。我们想让孩子爱学习,就得站在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眼睛看,用孩子的耳朵听,用孩子的逻辑来推论“我们为什么要爱学习?”

    那么,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会爱学习呢?(1)学习有看得见的好处;(2)学习有意思;(3)学习有奔头。

    学习有什么好处。好吃好穿好喝他们不稀罕,不靠学习成绩能得到,零花钱伸手要得到,祖辈疼爱的物质化,物质刺激已经失灵。精神鼓励满吸引人,得小红花、奖状、奖金、老师的笑脸、家长的称赞,挺起胸膛迈大步,一路鲜花,直奔重点大学,但这是少数人的专利。大多数学生还是觉得平淡。真正的精神鼓励就是对大部分人是难以得到的奢侈品。

    我们如果使孩子确实感到有奔头,他们也可以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可是大部分孩子看不到这个奔头,从来没有领先过的孩子,从小受尽讽刺、贬低的孩子,要他们对未来有信心,多数人做不到。我们不该驱使学生单纯为了分数而学习,应该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让他们快乐地参与学习,使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好处,得到真实的提高,得到鼓励,得到乐趣,使每个孩子都能感到自己一天比一天充实,一天比一天聪明能干,都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样才可能热爱学习,自觉学习,而这就是素质教育。

    自己认为智力水平一般,成功靠的是勤奋。班上脑子比他们好的还很多,这也是许多孩子的共同想法。孙铮是河北省文科第一名,高考总分625分。他说,自己智力很一般,班上比他聪明的还很多,做数学灵活题时做得很快,但这些同学往往不太用功,学习不扎实,有的同学聪明没有用到学习上、点子上。

    要想得高分就不能偏科。没有自习能力,完全靠老师不成。张力是四川省理科第一名,高考总分688分。第一,主要是学习方法得当,每次新课前预习,老师讲易接受,不懂的地方是学习重点。

    自己心理素质好。知识再牢,心理状态不好也发挥不出水平。调查发现,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家长对孩子学习上并不怎么要求,但在做人上都要求孩子做个正直的人。

   二是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

   三是为孩子尽量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有些家长不看电视甚至少说话。

   四是身教重于言教。

   也离不开老师的辛劳,特别是班主任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班主任第一个优点是能和学生做朋友,其次是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同时又能引导他们。

  第三,家庭教育中德育教育是薄弱环节,尤其是四个缺乏亟待重视。

  1、企盼孩子学有所成,但对孩子“额外要求”缺乏制约。一旦学习名列前茅,孩子便利用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提出各种额外要求,一些父母缺乏具体分析,有求必应,甚至满足孩子明显不合理的要求。

  2、热心为孩子购书,但缺乏必要指导。租借或购买“青少年不宜”书籍而误入歧途。美国高中生20本必读书告诉我们,必读书是不朽的经典著作,最多的是文学名著,也有哲学著作和政治性读物,选择范围是世界性的。其中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柏拉图的《理想国》、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杰弗逊的《美国独立宣言》、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我校推荐书目已出台,初中30本,高中30本,包括多种中外名著。

  3、支持孩子们交友,但缺乏正确的引导与选择。支持孩子勇敢地走向社会,广交朋友,锻炼交际才能是需要的,但必须“择善而从”,正确交友,防止孩子过早步入人际交往“快车道”,受到社会上坏人影响。

  4、对子女尚有管教,但自己却缺乏检点。少数家长不注意自己形象,业余时间泡酒场、舞场、麻将场,使孩子接受了消极的不健康行为的影响。

  如何走出“四个缺乏”的误区,一要狠抓理想、道德和日常行为教育,并把它溶于家庭教育全过程。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孩子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二是加强跟踪管理,把握孩子活动脉搏,适时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困惑。三是克服简单粗暴做法,不能只以打骂惩罚,而要架起信任、理想、关心的桥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第四,家教的效果好坏取决于“鼓励”的应用

  1、鼓励孩子设立适度的目标,建立合理期望值。

  2、鼓励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

  3、鼓励孩子养成一定的独立能力,创造机会让孩子锻炼。

  4、帮助孩子认识自身价值。

  三、正确认识“减负”实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推行素质教育是在新一代人高分低能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外国专家评论,中国学生能拿奥赛金牌,但中国人拿不到诺贝尔奖金,这主要是中国重视的是应试教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比较差。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培养人的质量,而过重的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又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障碍,所以在世纪交替之年的1月17日提出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2月1日,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的发表,使“减负”工作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教育系统的焦点问题。“减负”也成为刚结束的全国两会的热点问题。教育部有关方面负责人3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减负”要坚定不移,措施须积极稳妥,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正确处理“减负”与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负”与考试的关系;“减负”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

  指出,必要的负担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过重的负担则会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阻力。“减负”只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育教学质量。

  又指出,“减负”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而是减少考试次数,改革考试内容,使考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还指出,“减负”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反对搞“题海”战术,让学生获得更多主动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空间,引导和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精神。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通过“减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针对“减负”,当前家长们很着急,如何处理好,提几个建议:

  1、要求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益,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特别是双休日的家作,这是必要的负担,以利于打好文化科学基础。家长们要做好监督保证工作。

  2、认真安排课余活动时间,家长要作好指导,不能进游戏机房和营业性舞厅。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拓宽知识面。

  3、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特长,棋琴书画,球类、与大人一起钓鱼。“爱垂钓的孩子不易学坏”,这是美国《洛杉矶时报》公布一份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问题专家的联合调查报告的题目。垂钓与学坏好象并不搭界。心理学家说,垂钓除有助于孩子培养耐心和注意力、坚韧性格外,还能促使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引导孩子以较为超然的态度对待人生。

  4、对学习上有困难或有偏科现象的同学,利用双休日补补课,把薄弱科目补上来。

  总之,要正确理解“减负”的实质,孩子书包轻了,在校时间少了,学习效率不能低。降低质量不是素质教育。我们学校、家长、孩子都要把握好“减负”这个“度”,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家长们,同学们,让我们面对新世纪的霞光,担着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新世纪的栋梁之才。

  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佛山市高明区第二中学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星河路28号 联系电话:0757-88636018

    网站备案:粤ICP备10106680号-5 粤公安备4406083010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