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走进二中 | 德育之窗 | 教学教研 | 招生考试 | 党建工会 | 校务公开 | 学生园地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
您现在的位置: 佛山市高明区第二中学 > 校务公开 > 发展规划 > 文章正文 |
|
|||||
注重内涵发展 创建特色学校 | |||||
作者:教导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72 更新时间:2009-07-07 | |||||
注重内涵发展 创建特色学校 ——高明区第二中学2007—2012五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我校创建于1984年,是一所区直属普通高级中学,2005年被评为佛山市一级学校。 学校地处荷城街道星河路东南部,占地面积45662m2,建筑面积27943m2,现有34个教学班,其中高一年级8个班,高二年级12个班,高三年级14个班,在校学生1697人。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设施齐全。教学楼、实验楼、科学楼、学生宿舍楼、运动区自成一体,区分明显。 经过23年的发展,我校历经了从完全中学到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多元化混合办学体制再到普通高级中学的变革,实现了从一所薄弱学校发展成为办学条件较为完善、信息技术较为先进、高考成绩显著提高、体艺教育渐成亮点、学校文化彰显特色的优质普通高级中学。23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下来的办学经验和办学内涵,值得继承、创新和发展。接下来的五年(2007-2012),将是我校发展的关键期和机遇期,为此,我们全体教职工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抢抓机遇,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形势分析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办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学校新的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正在赋予新时期学校新的发展内涵。可以说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我校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另一方面,随着我区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招生比例的改变,职业高中和重点中学扩大招生,导致我校生源数量将逐渐减少,到2010年我校在校学生人数将在1000人左右,这对我校的生存和发展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可以说随着招生人数的减少,办学规模的整缩,为我校办学走精品教育和特色教育之路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三)发展基础 1、学校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 在学校管理方面,全体行政领导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坚持以“兢兢业业抓管理,踏踏实实建校风,认认真真搞教学,实实在在求发展”为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了“以情感凝聚人心、以制度规范人行、以民主管理学校、以科研发展事业”的治校方略,为学校可持续发展营造了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 2、师资队伍逐渐趋向优质化 目前,我校在编教职工136人,专任教师12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9人,大专学历11人,高级教师55人,中级教师46人,市级骨干教师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骨干教师2人。整个教师队伍师德修养较好,教学能力较强,科研水平较高。全校45岁以下教师123人,年轻有为,富有朝气。 3、教学工作逐渐形成规范化 学校按教学大纲和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认真落实各学科的教学常规要求,加强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管理务实。重视校本教研,倡导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坚持“以生定教,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近几年来,虽然我校生源素质较差,但高考成绩进步显著,实现了“低进高出”的目标。同时,学校参加各类竞赛成绩突出,获奖范围广,人数多;教师参加各项教学能力比赛及论文评比等获奖人数较多。 5、办学特色逐渐彰显 以德育为主体,关爱每一位学生,加强“学困生”教育方法的探索,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培养体艺特长生,培育学校文化逐渐成为我校的亮点和办学特色。近几年,我校体艺考生高考上线率位于全区前列,在各项体艺竞赛中多次夺冠。学校还先后获得佛山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优秀家长学校”、“先进职工之家”、“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和高明区“劳动模范单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四)面临问题 1、教师在教育改革创新方面显得踌躇彷徨,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缺乏魄力和勇气。教育观念较僵化,教学方式方法较陈旧,与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面对我们基础较差的学生,如何做到“以生定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方面办法不多。 2、市、区级名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数量不多。缺乏能为学科教学树旗帜、挑大梁的领军人物。 3、教科研氛围还不够浓厚。虽然各学科能坚持常规性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科研促教、科研兴校”的认识不足,把教育科研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事情。教育科研能力不强,对教育科研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4、校本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虽然学校开设了选修课,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等,但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力度不强,校本课程的开设课时和数量还不够,更没有形成自己的亮点和特色。 5、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还不完善。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一个重要内涵。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风格的同时,学校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如何相得益彰,如何加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真正做到以制度规范人行,保障教学秩序,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让教师能够开心、愉快、幸福地工作,这是目前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需要解决的薄弱环节。 6、招生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我区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减少,职业高中招生人数扩大,但根据我区初中生源的情况来看,我校生源素质不可能发生重大改变,生源质量问题将是长期制约我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的本体价值,不是为了选拔适应教育的学生,而是为了创造适应每个学生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尽可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潜能和个性发展的充分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并以此培养学生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之需。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学校必须同时把教师的发展和成功视作同等重要的任务。因此,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三个面向”和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德育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办学理念:师生为本、高效开放、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师生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一切与教师有关的工作都要立足于教师的成才、成功,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造就一支爱岗敬业、充满活力、勇于创新、乐于实践、充满幸福感的教职工队伍,促进教师的价值实现,促进学校可持续性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提供思想上、知识上、人格上、身心上的多种准备。 高效开放:所谓高效开放就是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育观念、评价标准的多元开放,强化管理,开放办学。学校要开放,要走出以教师、课本为中心的传统学校,走出围墙,走向人类思想的海洋,走向生活。思想要开放,向书本开放,走向经典文化;教师要开放,向大学开放,走向学科前沿;工具要开放,向网络开放,走向信息海洋;区域要开放,向生活开放,走向人间社会;地域要开放,向国外开放,具有国际化教育视野。 尊重个性:以“多元化智力理论”为指导,明确学生存在差异、存在特长;教师存在差异、存在个性。在教育与管理中破除单一的思维模式,努力给每个人的个性特长以最优化的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成长,让每一个教师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 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师生的发展,面向师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以增强师生的主体意识为办学的基本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工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探求适应时代而又符合二中学生客观实际的教育方式。 (三)办学思路:完善机制,注重内涵,突出特色,打造优势 学校以此作为长远发展的思路和策略,以制度管理学校,以内涵促进发展,以特色打造品牌,以品牌造就名校。 三、发展目标及措施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挖掘学校的文化积淀,积极探索内涵发展之路,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教学设施完备、教师素质良好、教学质量上乘、管理机制科学、特色优势明显的区域内知名学校。 (二)具体目标及措施 1、硬件设施上标准 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教学设施,是办好一所学校,实现环境育人的重要条件,为此: (1)未来三年后,学校将会维持20个教学班,1000名学生左右的办学规模,为此要重新科学布局、合理调整各功能区和各功能室,确保各功能场室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最大限度地为音、体、美考生提供训练场地; (2)按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学校装备标准(试行)》改造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添置两个计算机室和理化生探究实验室各一个,充实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确保各学科教学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开出率达100%; (3)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改造学校的环境。一是改造学校大门,将校门口改到西面,校门设计做到美观、大方、有气势、有品味;二是改造教师办公条件,满足区教育局提出的“级组管理、科组办公”的需要;三是力争装修旧教学楼的内外墙和地板,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氛围;四是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创建绿色学校。 (4)投入一定资金,增加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更新图书,提高图书质量。 2、队伍建设上档次 (1)重视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培养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为重点,从学校实际出发,按照不同层次,选出各级各学科名教师的培养对象,在政策上支持,在经济上给予保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努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优、敬业精神强、教育理念新、业务素质高、爱生爱校、团结合作的优秀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鼓励教师读书,构建学习型组织。落实教师读书学习的“五个一”制度,即①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②每学期作一本一万字的读书笔记;③每学期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心得;④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⑤每学期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专题总结。以校本培训为主要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3)开展各种公开课、评优课活动,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力争在五年内培养校骨干教师15名,校学科带头人5人,培养区骨干教师5-7名,区学科带头人2-3名,培养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2名。 (4)教师学历职称要进一步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到2010年专任教师要100%达本科学历。图书馆、实验室、档案室等管理人员要具有相应的资格,教师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能独立开设选修课的教师达50%以上。 3、学校管理上规范 (1)坚持“以情感凝聚人心,以制度规范人行,以民主管理学校,以科研发展事业”的理念,修订并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把握好各个环节和关键点,突出规范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真正做到“凡事有人做,凡事有人管,凡事有要求,凡事做精致”。 (2)全面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岗位责任制度、奖惩制度和用人制度,建立发挥激励机制作用,健全量化考评细则,提高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把内部管理与学校内涵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把制度的刚性化与管理的人性化有机结合起来,使学校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 (3)完善校务公开。充分发挥教代会的监督职能,凸现学校的民主管理意识,完善教代会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和监督学校工作的制度,在实践中适时推进各项制度的创新,使民主、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与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有机融合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4、德育工作上层次 坚持“以德育校”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养成”教育,坚持科学正确的价值导向,探索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德育特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能立足于社会、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现代新人。 (1)明确德育的目的。“以德养性,以品益智”,培养学生文明守纪,礼貌待人,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学法、知法、守法,具有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爱集体、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生命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会尊重,学会感恩,诚实守信,勇担责任。 (2)创新德育管理模式。改变只由政教处、年级组长、班主任参与学生德育工作的局面是学校德育工作上层次的突破口。 ①激发全体教师参与学生德育工作,促进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每个科任老师承担学生的德育工作,把德育还给学科,把德育还给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围。 ②积极发挥学校、社区和家庭“三结合”的德育功能,推进德育教育基地建设,如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文化体育活动基地等。 ③提高学生自律自治能力。发挥校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交际、组织协调、管理的能力,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主意识,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学校学生自主德育模式。 (3)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要改变疲软低效的现状,要突出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德育工作要“高标准要求、低起点切入”,要立足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但切入点要低,要结合社会现状和我校学生的实际,从小处着眼,从细节着手,从点滴着力。老师要与学生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做到心灵沟通,品德共进。 (4)打造德育特色 ①开发符合我校实际和各年级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校本教材; ②开展具有各年级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德育常规活动及社团活动; ③积极总结德育工作经验,向区内区外进行宣传推广,力争在五年内学校被评为高明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5、教学工作上台阶 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模式、教育科研诸方面,形成适应时代和二中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课程建设:加强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课程开发的能力。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采取选用、改编、新编等形式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并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各类竞赛等多种形式形成自己的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课堂教学:坚持“以生定教,促进发展”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主旨的“四主”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坚持目标让学生清楚,过程让学生经历,规律让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归纳,收获让学生交流的“五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各学科要形成适应我校学生特点和学科特色的教学模式。并力争创建一个市级精品“学科组”。 (3)坚持教学改革,只有改革才有改变,只有改变才有发展。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探索“讲学稿”模式的教学改革,实现教与学的统一,促进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4)教育科研:坚持走“科研促教、科研兴校”之路,将教育科研的思想、方法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①重视教育科研与教育思想、教学实践的关系,发挥教育科研对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坚持“求真、求实、求效”的原则,立足学校、立足学生、立足课堂,做到“工作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工作化”,积极开展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形成“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的良好氛围。 ②重点开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研究,力争在五年内能申报1-2个市级课题和1个省级课题。 ③确保教育科研必要的经费支持,对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和推广。 6、特色建设上水平 坚持“师生为本,高效开放,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完善机制、注重内涵、突出特色、打造优势”的治校思路,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上乘,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中,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1)培育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学校的长久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积淀,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要以传承、创新和发展为指导思想,结合时代和学校的特征,努力建设“民主、和谐、快乐、进取”的学校文化。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①制度文化:“一个好的制度,就是一所好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为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和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②班级文化: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建设勤奋学习、活泼健康、文明守纪的班级文化,对陶冶、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③学校社团文化:学生社团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能力,推动素质教育。在巩固和发展现有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的基础上,增强品牌意识,打造更多的优秀学生社团。积极扩大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的规模,重点抓好校文学社、校舞蹈队、合唱队、校篮球队等,力争在五年内打造1-2个品牌的学生社团;办好校报《满天星》,并以此为龙头,培养学生在文学、艺术、体育和科学等方面的兴趣特长。 ④体育艺术文化节:坚持每年举办一次体育艺术文化节活动,让它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打造体艺品牌 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挖掘学生体艺潜能,加强对学生的体艺教育,办好体艺特长班,让它成为我校高考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和亮点。 (3)凸现教学特色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特色教学模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和高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低进高出”的培养目标。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对规划实施发挥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作用,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按规划要求,有效、有序地开展。 (二)制度保障 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统领学校管理,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监督和保障作用,确保规划的实施不因个人的愿意而受影响。 (三)后勤保障 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探索和加强后勤社会化建设,使学校后勤工作能适应学校发展新的更高要求。后勤工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学校发展服务。 (四)物质保障 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积极筹措实施规划必需的经费,同时定期检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厉行节约,合理配置利用学校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率,为学校开源节流。 双手扶植干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在未来的几年里,让我们汇聚勇气和智慧,点燃激情和理想,借助正气和进步的力量,扬帆起航,同舟共济,共同描绘二中美好的明天!
2007年10月9日
|
|||||
文章录入:jdc 责任编辑:jdc | |||||
【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